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4 18:07:00
4月3日,习水县桃林镇天隆村村委会院内人声鼎沸、十分热闹,一摞摞现金整齐摆放在台上,全村村民齐聚一堂,召开2024年度集体经济收益分红大会,共同分享村集体经济发展带来的经济红利。
村民们有序排成长龙,依序对账、签字、按手印、领钱……脸上满是收获的喜悦。
这是习水这个偏远小山村的第三次集体经济分红,据村党支部书记陆安坤介绍此次发放的分红款,源自集体劳务公司、苗圃基地、厂房租赁等经营性收益。
天隆村与桐梓九坝、花秋接壤,距习水县城108公里,曾是习水县八个省级深度贫困村之一。2017年初,天隆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31户1060人,贫困发生率为23.31%。
曾经,蜿蜒连绵的大山环绕着的天隆村,路不通,无论从哪个方向出山,大山阻隔着天隆村,都需要打通绝壁,交通不便是天隆村贫困的主要原因。
2017年,脱贫攻坚进入决胜阶段,天隆村迎来发展的转折点。这一年,各级党委、政府累计投入资金4300余万元,为天隆村硬化了43公里公路,6个村民小组全部通了硬化路,特别是约7.5米宽的油路从桃林集镇延伸到天隆村至九坝镇山堡村,成为了一条天隆村的旅游致富路。
路通了,老百姓的致富步伐也发生了变化,有机酒用高粱、百亩李园、方竹笋、秸秆燃料加工厂……一个个产业陆续落地见效。
路通了,环境也变好了,车子开到家门口,各村民居墙壁刷亮、院坝白亮、厨房光亮、厕所清亮。
路通了,前来避暑旅游的人也多了起来,拉动了景区及周边乡村避暑旅游发展,实现“民房变民宿、农产品变旅游商品、小吃变美食”的精彩蝶变,有效发挥出旅游富民的功能作用。
路通了,产业发展有了更多可能!
近年来,天隆村以党建为引领,依托资源禀赋,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采取“村社企”联建,形成了以秸秆综合利用加工厂、劳务公司、年出栏4000头的生猪养殖场、种植脆红李400余亩,育苗100亩的苗圃基地、桐梓县九坝镇接壤的游客中心租赁等产业实现群众“家门口”就业,让“看得见”的集体经济变为“摸得着”的“共享红利”。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柳
编辑 陈颖
二审 蒋洪飞
三审 唐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