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03:10:00
“小时候,我家总会响起敲门声,街坊四邻的灯坏了,电熨斗、电吹风出了故障,都会请父亲帮忙修理。父亲总是有求必应,手到‘病除’。”赵忠东对父亲帮助邻居修理电器的事儿记忆犹新。
赵忠东是瓦轴集团汽车轴承公司一名维修电工,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辽宁省劳动模范、辽宁工匠、大连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父亲赵焕永退休前是瓦轴热处理分厂电工班长,连续多年的瓦轴劳动模范。其精湛的技术不仅赢得了邻居们的信赖,更在儿子心中种下了对电工专业的向往。“小时候,我经常看到父亲在深夜里被叫醒,匆匆赶往单位维修设备。热处理设备24小时不停机,父亲总是随叫随到,毫无怨言。”父亲用自己的言行,在赵忠东心里埋下了敬业的种子。
1987年,赵忠东考入瓦轴技工学校,细心的赵焕永发现儿子对电气专业的兴趣,便注重从专业上加以培养和引导。工作第一年,赵忠东参加了瓦轴表彰大会,看到父亲上台领奖,台下的他心中充满了骄傲和自豪。那一刻,赵忠东更加坚定了信念:不仅要继承父亲的技术,更要传承父亲的精神。
2013年,由赵忠东领创的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如今已成为辽宁省劳模创新工作室。他带领工作室成员完成设备革新改造100余项,涉及设备360余台次,累计为企业创效上千万元。目前,赵忠东正带领团队研究将5G工业互联网技术应用到生产线上,通过设备组网实现数据采集、智能报修和远程维护等功能,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和智能化制造水平。
“时至今日,我依然用着父亲留给我的工具包。父亲教会我的不仅是电工技术,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赵焕永的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和对技术的精益求精,深深影响着赵忠东。如今,他带领团队不断攻克各项生产技术难题,推动企业智能化转型。他深知,自己肩负的不仅是企业的期望,更是父亲那一代人的精神传承。
家风如春雨,润物细无声。赵忠东从父亲赵焕永手中接过的不仅是工具包,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使命。
(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旭 通讯员 杨维新 鞠家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