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2 08:12:00
祖庙街道敦厚村对“冷巷”和空调排水管进行整治。 受访单位供图
从蚊虫肆虐到清爽宜人,从“冷巷死角”到打造成为“美丽家园”,禅城区祖庙街道以防蚊灭蚊为“小切口”,通过建立长效机制,将硬招实招与软性治理相结合,防蚊灭蚊与人居环境整治融入乡村振兴、“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大主题中;以防蚊灭蚊为契机,凝聚城中村环境卫生整治的共识,打通城中村卫生环境治理维护的“最后一米”,为“冷巷”、天台治理等建章立制,祖庙正以长期主义的力度,建设城中村“美丽家园”。
南方日报记者 阎锋
“五覆盖”“四联动”
“软硬兼施”破除城中村“沉疴旧疾”
“以前夏天根本不敢在院子里坐,现在装了纱窗、修了排水管,晚上能放心在巷口榕树下乘凉了。”这是祖庙街道镇安村村民的感慨,一语道出了祖庙街道城中村治理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
“蚊子看似小事,实则考验的就是城中村基础设施、环境卫生、村民意识等方方面面的综合治理情况。”祖庙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8月29日,祖庙街道召开农村蚊媒防控长效机制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会议,从“软硬兼施”的角度,提出了“五覆盖”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公共卫生环境硬件设施水平,并以“四联动”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形成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
“空调水管的冷凝水全部接上PVC管引到下水道,干净又整洁。”祖庙街道敦厚村村民告诉记者。按照“五覆盖”的要求,祖庙各村村集体要统一将村内出租屋房间空调外机冷凝水安装PVC管,并接驳到地下管网。而在近日东升村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上,该村的安装纱网方案,以到会人员97%赞成的高比例通过,并立即接受登记,该村将逐步落地实施窗纱安装方案。
镇安村则重点排查低洼易积水、破损严重的路段,优先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安全隐患突出的问题路段,目前已经进行道路修补平整13处。
像这样,防蚊灭蚊长效机制激活了城中村卫生环境治理的“一池春水”。各村纷纷将防蚊灭蚊的相关要求纳入村规民约。这些举措彻底助力城中村从源头上消除蚊虫滋生条件,以此降低蚊媒密度,实现“一次投入、长期受益”的效果。
“冷巷”不“冷”
“绣花功夫”打通治理“最后一米”
“以前这种巷子又脏又臭,每次我宁可绕远路也不愿从这里走。现在干净整洁,夏天走过都凉快!”祖庙街道镇安村一位租户告诉记者。
“冷巷”,是城中村建筑中特有的一种空间形态,长期以来是环境治理的盲区和难点。这些“冷巷”通道狭窄,并且两头封闭或半封闭,通风不畅、排水不畅、管理缺失,成为蚊虫滋生的温床和卫生黑点。祖庙街道以“冷巷”整治为切入点,将城中村治理延伸到“最后一米”,推动城中村治理向背街小巷全覆盖提升。
祖庙街道从防蚊灭蚊的小切口出发,推动形成城中村治理的大成效,深入到“冷巷”这样的“毛细血管”,并建立系统化、精细化、长效化的治理机制,不仅解决城中村公共卫生的漏洞,更形成城中村整体环境卫生的长效机制和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升。
“通过此次防控,村庄从投入力度、整治效率、治理魄力三个方面实现了转变。”祖庙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梁劲钊表示,祖庙街道农村不仅成功防控了疫情、守护了群众的身体健康、美化了人居环境,更迎来了农村基层治理的深刻变革,以及人居环境整治的重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