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19:42:00
青海法治报·法眼记者 郭佳
3月下旬的一天,一名男子拿着一面锦旗走进西宁市城西区古城台街道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握紧禁毒专干王莹的手连连表示感谢,眼中闪着泪光。
这名男子叫小光(化名),在以前,能过上正常生活是他想都不敢想的……
回忆
回顾往昔,十几年的时间里,毒品无情地侵蚀着小光的身心健康。强制隔离戒毒期满后,小光下定决心戒断毒瘾,可生活的挑战却如潮水般接连涌来。
小光曾是一个满怀志气的青年。年轻时,他头脑灵活、胆大心细,通过刻苦学习考取了电焊技术等级证书,应聘到一家建筑公司工作。因勤奋上进,小光深受老板赏识,不仅薪酬可观,还担任焊接班组长。然而,2015年的一次朋友聚会打乱了小光的正常生活,他沾染了毒品。此后,小光的吸毒历程长达10年,海洛因对他的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令他深陷在吸——戒——复吸——再戒的恶循环中。他因此丢了工作,家人也对他失望不已。2021年,小光再次复吸被强制隔离戒毒两年,满两年后出强戒所。
古城台街道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禁毒专干王莹在走访时发现,小光对吸毒这一错误的认知仅留在表面,他没有深刻认识到毒品对个人、家庭以及社会造成的危害,缺少来自外界的正确引导与坚定支持。不仅如此,小光的抗压能力较弱,一旦遇到难题,情绪便容易失控,酗酒成为他麻痹自己的方式,自暴自弃的念头在他的脑海中频繁闪现。他想要改变这一状况,不想虚度时光,也想缓和与家人的关系,却不知如何改变。
重生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王莹通过分析小光的情况,根据他的需求,制定了相应的帮扶救助计划。
“你可以勇敢地走出家门,凭借自己的手艺去打拼,繁忙的工作和充实的生活能让你克服悲观的负面情绪。”王莹鼓励道。“我想试试,改变这一现状,也想过上更好的生活。”小光说。
在与小光的交流过程中,王莹不断给予他积极的心理暗示,让他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变现状。同时,引导小光回顾过去的错误,思考未来的方向。通过这些方式,帮助他逐步纠正行为偏差,重塑他的心理状态。对此,王莹还定期与小光的家属沟通联系,开展家庭辅导,详细指导其家属给予小光正确的情感关怀和心理支持。
在王莹的精准帮扶下,小光的生活迎来了重大转变——他成功应聘到一家私人企业从事电焊工作。凭借熟练的技术,小光在工作中崭露头角,赢得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之后,他与女友重归于好,与家人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重新融入了家庭生活。
帮扶
当小光真正融入社会大家庭后,王莹还在对他进行不定期回访。
“真没想到,我也可以回归正常的生活,现在觉得踏踏实实过日子的感觉真好,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我现在只想和家里人好好生活,我会努力工作,让他们过上更好的日子,也很感谢戒毒康复工作站禁毒专干对我的支持和帮助……”小光脸上露出了感动的笑容。
事后,记者采访王莹时,她说:“这面锦旗不仅是对过往帮扶工作的高度肯定,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禁毒工作者的职责就是帮助迷途的吸毒人员重返正道,小光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能下定决心并积极践行,每个人都可以真正拥有自己的人生!今后,古城台街道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将充分发挥精准帮扶模式的强大力量,进一步深化吸毒人员‘平安关爱’行动,帮助更多像小光一样在迷茫中徘徊的人找到归途。”
编辑: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