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14:54:00
世界读书日,我们聚焦云南这片充满诗意与远方的土地。在这里,阅读方式的变迁正悄然发生,从最初的人背肩扛到如今的数字化浪潮,云南人用独特的探索,编织出一张全民阅读的便捷网络,让书香弥漫于千家万户。
从“背篼图书馆”到“流动图书车”
在乌蒙山腹地的昭通市大关县,曾有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基层文化工作者背着背篼,翻山越岭,将书籍和文具送到不通公路的村庄,这就是大关县独创的“背篼图书馆”。
志愿者们背着图书、文具等,行走在山间小道上。常绍慧 摄
2016年,大关县图书馆工作人员背着背篼,踏上了一条特殊的“文化扶贫”之路。他们穿越崇山峻岭,将图书送到大山深处,让更多山里娃爱上了读书,萌发了走出大山的梦想。如今,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背篼图书馆”已升级为“流动图书车”,但那份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依然在乌蒙山中回荡。
大关县“背篼图书馆”走进天星镇绿南村 何桂花 摄
如今的大关县,通过整合 88 个农家书屋、10 个图书总分馆、9 个乡村少年宫,以及众多村民小组活动场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农民书画室等基层文化活动阵地,构建起了一个覆盖城乡的全民阅读服务体系,为当地群众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阅读资源和文化活动,让阅读成为连接城乡、沟通心灵的桥梁。
从单一阅读选择到多元阅读体验
从 “背篼图书馆”到 “流动图书车”,再到一个个智慧书房、数字阅读平台,云南人的阅读场景不断拓展,阅读方式日益便捷。而科技赋能与文化融合的深度交织,更为云南的阅读推广带来了无限可能。各地积极创新,满足着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群众的阅读需求。
祥鹏航空“昆明市图书馆云端分馆”主题航班。李燿杰 摄
在昆明市,昆明市图书馆与祥鹏航空合作,在飞机上建立“云端”分馆,让旅客在万米高空也能享受阅读的乐趣,让“诗”和“远方”完美融合。而在昆明的社区、公园、商业中心等地,一座座 “城市书房” 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让阅读轻轻松松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城市文化的新名片。
游客通过玉溪有声图书馆,享受着听书的乐趣。云新闻资料图
在大理州,大理州图书馆实施了数字资源共享平台建设项目,提供电子书籍和期刊,读者可以通过手机端、电脑端等多种设备享受数字阅读服务,让知识触手可及。在不远处的玉溪市,玉溪市图书馆推动数字化文化传播与服务,提供有声读书服务,涵盖中外名著、亲子教育等多个专题。市民只需扫描二维码,即可随时随地听书,让阅读融入日常生活。
从背篼背书的艰辛跋涉到如今 “一屏万卷” 的便捷畅达,从纸质书籍的墨香延续到数字阅读的多元拓展,云南凭借文化创新的力量,成功破解了地理环境的限制,让知识跨越巍峨群山,浸润广袤城乡。
来源:云南日报、云新闻客户端
编辑:姜蕾
审核:钟玲
终审:彭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