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4 22:41:00
□庄昕言 (复旦大学)
近期,四川洪雅文旅的领导干部们在油菜花田里跳着魔性舞蹈的视频火爆“出圈”。穿着行政夹克,腰间挂着钥匙扣,四位文旅干部笨拙又努力地向网民推介家乡,演绎“反差萌”。网友们纷纷呼吁自己家乡的文旅“抓紧卷起来”。
四川文旅干部“拼了”的背后,是一场我国文旅市场的竞争突围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文化和旅游部披露的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旅游规模达56亿人次,同比增长近15%,我国文旅业延续火热发展势头。据公开数据显示,我国景区规模持续扩大,截至2024年底,全国共有1.57万家A级旅游景区,相比上一年有显著增长。我国的文旅市场已进入“注意力争夺”的白热化阶段。
在旅游资源面临同质化、短视频流量红利爆发的双重背景下,传统的景区海报宣传片早已难以抓住游客眼球。从临沂市文旅局领导汉服变装推介书法文化,到张家界市文旅局长“变身”茅古斯跳“科目三”揽客,再到近期邯郸文旅局长的亲自“致歉”,文旅宣传不断打破政务宣传的严肃壁垒,走向“接地气”的鲜活转型。
而四川洪雅文旅干部们的“尬舞”,打破了公众对政务官员的刻板印象,不仅传递了背景中的家乡美景,更彰显了干部们“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我们也是拼了”。这种文旅宣传方式也卓有成效。视频发布后获得全网近3亿流量,洪雅县也迅速收获了流量红利。游客纷纷慕名来打卡,周边露营、农家乐生意爆火。
此刻,公众或许享受着在评论区“鞭策”自家文旅的快感与期待,地方文旅或许也正在筹备自己的舞蹈素材,憧憬着通过“复刻”与“跟风”,抓住“流量密码”。但,跳脱出“花海尬舞”所带来的流量狂欢,我们应当思索真正的文旅竞争力是什么?
从“破圈”到“长红”,把“流量”转化为“留量”,甚至成为“增量”,走红应当只是起点。四川甘孜州用变装视频吸纳4000多万游客后,持续优化本地服务配套;新疆伊犁“红衣局长”在爆火后深耕直播带货,用持续增长的年销售额为文旅发展稳定护航。健全的基础设施、优质的服务体验和独特的文化内涵,始终是地方文旅的核心竞争力。四川洪雅在走红后,也持续挖掘其未来产业发展潜能,抢占低空经济新赛道,交出有地域特色的文旅发展答卷。
因此,狂欢之下仍需警惕,文旅发展切忌陷入“为卷而卷”的误区。还没跳舞的地方文旅不必有太大压力,避免盲目复制成功案例,忽略地域特色;或将创新异化为新的形式主义,只做追求眼球效应的“表面功夫”。
诚然,四川洪雅文旅干部的舞蹈,是真诚破冰的努力,展现了政务宣传大可放下架子、迈开步子。而走红的下半场,应是扎实的服务、优质的体验与独树一帜的地域文化魅力。各地在借鉴时,也该从推进“内功”建设出发,掌握文旅宣传的长效之道。至于吃瓜群众们,或许也不必给家乡文旅太大压力,相信故乡也在默默扎根,不断实干,总有一天,用真正的好口碑惊艳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