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2 16:23:00
近日,济南中学铁一校区2025年春季学期高一年级校本社团课程启幕,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注入新活力。
科技素养类:探秘前沿科技,培育创新思维
在科技素养类课程领域,济南中学为学生开启探索科技奥秘的大门。“生物趣味实验”课程中,教师宋礼凤引导学生操作各类实验,在观察细胞微观世界、探究生物神奇反应的过程中,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
“生物竞赛”课程由教师滕松山与安宁执教,为对生物学科有浓厚兴趣且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深入的竞赛知识与技巧辅导,助力他们在学科竞赛中勇攀高峰,展现学科特长。教师刘延龙的“智能控制和无人机”课程,让学生接触先进的智能控制原理,亲自操控无人机,感受人工智能与航空科技的魅力,提升科技应用能力与创新思维。教师李凌志、马冉的“图像视频处理”课程,着重培养学生数字媒体编辑处理技能,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相关软件进行图像与视频创作,适应数字化时代的信息传播与创意表达需求。
人文素养类:浸润人文经典,厚植文化底蕴
人文素养类课程是济南中学培养学生文化气质与人文情怀的重要载体。心育团队带来的“看电影,学心理”课程,通过赏析经典电影,引导学生从心理学视角洞察角色内心世界,在提升艺术鉴赏能力的同时,增强自我认知与心理调适能力。
教师王振娜、刁晓娟的“历史的留影—影像史料分析”课程,借助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带领学生深度剖析历史事件,培养历史思维与研究能力,让学生在历史的长河中汲取智慧与力量。教师陆中华、马琳琳的“走进大学专业”课程,为学生提前了解大学专业设置、规划学业与职业方向提供指导,助力学生明确未来发展目标。教师李霞的“图书管理与阅览”课程,引导学生在图书管理实践与海量阅读中,提升信息检索能力和阅读鉴赏水平,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教师郑佐文的“摄影”课程,传授摄影技巧,培养学生发现美、捕捉美的能力,以镜头记录生活中的精彩瞬间,提升审美感知。教师刘宗耀的“走进大诗人”课程,通过解读大诗人的生平事迹与经典诗词作品,引领学生领略中国古典文学的博大精深,感受诗词文化的独特魅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科拓展类:拓展学科视野,深化知识应用
学科拓展类课程紧密围绕学科知识,进行深度拓展与应用。
教师孙赫的“化学与生活”课程,巧妙地将化学学科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在衣食住行等常见场景中发现化学原理,深刻理解化学学科的实用性,提升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马宁宁、李新梅的“咖啡与化学科学”课程,以咖啡为切入点,探究咖啡从种植、烘焙到冲泡过程中的化学变化,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浓厚兴趣,拓宽学科视野。教师董亚、吴潇、王红的“模拟政协”课程,让学生模拟政协委员的角色,关注社会热点问题,通过调研、撰写提案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批判性思维以及政治参与能力,增强学生对国家政治制度的理解与认同。
艺术素养类:畅享艺术魅力,激发创意灵感
艺术素养类课程是济南中学培养学生艺术修养与创造力的重要阵地。教师脱晓燕的“音乐与舞台表演”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声乐技巧和舞台表演能力,通过歌曲演唱、音乐剧排演等形式,让学生在音乐的世界中释放艺术激情,展现自我风采。
教师张晨的“舞蹈表演”课程,教授多种风格的舞蹈,从基础的舞蹈动作训练到完整舞蹈作品的演绎,引导学生在舞蹈的律动中感受身体之美,提升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教师薛银川的“播音与主持”课程,从发声技巧、语言表达、节目策划与主持等多个方面进行系统教学,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和主持能力,为学生在传媒领域的发展奠定基础。教师刘立森的“戏剧影视导演”课程,带领学生深入戏剧影视艺术领域,体验表演与导演的乐趣,挖掘学生的艺术创作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艺术创新能力。教师石健蕾的“书法(篆书)”课程,专注于篆书的笔法、结构与章法教学,让学生在研习篆书之美的过程中,感受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独特韵味,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综合实践类:投身实践锻炼,促进身心发展
综合实践类课程强调学生的亲身参与和实践体验。教师王玲、陈凡航的“跟着节气去劳动”课程,让学生依据节气变化参与农事劳动,了解农耕文化知识,掌握基本的农业生产技能,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实践能力,在劳动中感受自然的规律与生命的力量。
教师刘成川的“档案实践”课程,传授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参与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与利用等工作,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信息管理能力。教师张芳、李兵海的“传统手工串珠”课程,教授传统手工技艺,学生通过亲手制作串珠手工艺品,锻炼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感受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教师王天放的“趣味篮球”、张博洋的“健美操”、朱士康的“田径”课程,通过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和趣味比赛,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的体育竞技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在运动中享受快乐、收获健康。
一直以来,济南中学高度重视校本课程建设,将其作为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举措。经过不懈探索与实践,已构建起一套科学完备、丰富多元的校本课程体系,形成科技素养类、人文素养类、学科拓展类、艺术素养类、综合实践类五大课程群,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
记者:史春勇 编辑:曹梦佳 校对:高新 通讯员:郑佐文 李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