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21:07:00
今年一季度,广州港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6234万吨,同比增长3.20%;集装箱吞吐量652万标箱,同比增长7.02%,其中外贸箱量首次超越内贸箱量,成为增长主驱动力,外贸货物和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同比增长16.88%和22.48%,南沙港区外贸货物和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实现22.33%和22.55%的高位增长。
广州港南沙港区
▍外贸航线及货源拓展外贸航线达到174条
一季度,广州港新增泰国CHL2、美东ZCP、美西TP6等航线,目前有集装箱航线279条,其中外贸174条,是“一带一路”航线最多的港口之一,已联通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覆盖全球400多个港口;先后在美国、欧洲等地设立7个海外办事处。通达全球的航运网络和有针对性的货源推介,助力广州港一季度实现了外贸货物、外贸集装箱双位数的高增长。其中,广州港核心港区南沙港的外贸煤炭、外贸商品汽车、外贸集装箱实现双位数增长,分别达到97.3%、24.9%、22.6%,外贸钢铁、外贸大豆实现三位数增长,分别达到165%、776%。
据了解,市港务局积极加大航线和货源拓展,今年以来组团赴西班牙、葡萄牙拜访港口及国际航运企业,与巴塞罗那港、里斯本港、锡尼什港、阿威罗港和欧洲海港组织等深入交流,详细宣传和推介了广州港生产、建设取得的成就,以及构建现代临港产业体系和链通全球新优势的战略发展思路,积极探寻在“一带一路”港口投资合作的可能性,并在集装箱与件杂货运输、航运物流、物流供应链、绿色智慧等领域达成合作共识。
▍开行海铁联运班列39条
广州港综合物流枢纽优势充分发挥,搭建公、铁、水多式联运网络体系,形成“枢纽+通道+网络”的铁水联运体系。3月底,江海联运取得新突破,广州港、上海港、天津港、安通控股联手打造“三港一航”海上高速FAST航线成功首航,通过航运网络贯通环渤海、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国家战略区域。其中“上海-广州”航线投入3条2.8万吨运力船舶,实现3天高频次快航,与传统陆运相比,海运物流成本大约降低65%。
推动港口腹地向内陆纵深发展,把“出海口”搬到内陆企业“家门口”。广州港内陆港增加新成员,柳州内陆港正式揭牌,通过柳州至南沙港海铁联运班列,柳州当地出口货物可经铁路直达南沙港区,然后搭乘广州港174条外贸航线通达全球。搭建湘粤非高效铁海联运网络,“长江经济带-广州港-东南亚”海丝电商快线班列正式首发,湖南企业出口商品装箱后可在广州港布局于湖南省的任一物流节点(株洲、岳阳、衡阳、怀化等地)搭乘到广州港的往返点对点直达专列,1天即可抵达广州港南沙港区,通过南沙港区一体化运营的南沙港南站无缝作业装船,实现湖南发货5天抵达越南海防、7天抵达泰国林查班等东南亚地区,为“湘品出海”打造了一条高时效、低成本的海丝黄金通道。目前,广州港已累计在泛珠三角区域设立内陆港及办事处35个,开行海铁联运班列39条,搭建起内陆地区与广州港联通世界的多式联运通道网络。
繁忙的广州港南沙港区
▍今年港航年度计划总投资超32亿元
3月初,广州港南沙港区五期工程使用港口深水岸线获交通运输部批复,工程前期工作取得节点性进展,现正积极推进国家部委关于用海申报进展,预计第三季度开工。该项目位于广州港南沙港区龙穴岛作业区,是国家“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项目之一,项目建设4个2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泊位长度1880米,建设15个5千吨级集装箱驳船泊位和5个工作船泊位,驳船泊位岸线总长1931米,设计年通过能力超600万标箱,工程总投资估算163.5亿元。
3月底,广州港南沙港区国际通用码头水工主体结构正式动工,标志着这项总投资约75亿元的“超级工程”迈入重要施工阶段。该项目规划建设2个15万吨级和2个10万吨级通用泊位,配套14个3000吨级驳船泊位。自2023年12月28日启动以来,已完成陆域形成吹填施工,此前正在进行港池疏浚及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地基处理。此次动工的水工主体结构涵盖码头桩基、承台、梁板等核心工程。项目整体预计于2027年年中满足投产运营条件。作为广东省、广州市重点建设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南沙港区将新增1550万吨年货物通过能力和50万标箱集装箱处理能力,与现有20个深水泊位形成超16公里的连绵岸线,构筑起华南地区专业化、规模化、一体化码头集群。
市港务局突出港航投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今年港航年度计划总投资32.37亿元,一共13个项目。一季度累计完成投资9.04亿元,完成率27.92%。1-2月水上运输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8.1%。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朝露 通讯员:郭靖、曹畅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苏琬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