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6 13:33:00
清明雨润,春味正醺。作为春季的重要节气,清明以“春之味”唤醒人们的舌尖记忆。从江南的青团到北方的子推馍,从糯软的清明粿到清香的马兰头,各地食俗在绿意盎然的时节里竞相登场。这些传承千年的时令美食,既是对自然的感恩,也是对文化的延续。
乌米饭香漫清明
畲族风情韵悠长
沙县区昌荣村村民 钟加富:我们畲族吃乌米饭,会采红的、嫩的叶子,比较有汁。我们一般在早上八九点的时候采摘,用竹篓装,叶子不会闷住。我们从小在清明前后必须吃乌米饭,老一辈人经常讲,吃下去春天不会被蚊子咬。
将新鲜采摘的乌稔叶反复清洗,留下完整的嫩叶,再反复浸泡后捣碎。
钟加富:洗的时候要用力搓,才会出汁水。
沙县区昌荣村村民兰秀梅:一斤树叶能泡10斤的糯米。
钟加富:糯米要泡十几个小时,把水渗透到糯米中,更容易显色。糯米浸了18个小时,目前是翠色的,蒸煮后还会变成黑色。
经过蒸煮,再使用糖、姜汁等与熟透的糯米充分混合,又香又甜的乌稔饭就做好了。畲族乡亲们在享用美味时,还会使用粽叶包裹,粽叶的清香与糯米的甜润互相渗透,形成独特风味。
春日限定
芦笋与煮鱼的湘味碰撞
目前,在南洞庭湖畔,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芦笋采摘季,农户们正忙着采收沅江芦笋。清明前后采摘的芦笋,口感最佳。鲜嫩的芦笋配上当地的鲜鱼,一道经典湘菜“芦笋煮鱼”就可以上桌了。戳视频,跟随记者一起去品尝↓↓↓
总台记者 周恬早阳:在南洞庭湖腹地的沅江市,86万亩的湖洲之上已经生长出芦笋的嫩芽,很多农户会非常迅速地割芦笋。
在沅江市的湖洲湿地上芦苇面积达到了45万亩,年产芦苇37万吨,占湖南总产量的45%。清明前后采摘的芦笋,口感最佳。
总台记者 周恬早阳:第一步,师傅叫作“杀青”,也就是把芦笋放入沸水进行焯水,大概两分钟的时间。之后,芦笋就去掉了尾部的苦味,它的颜色会从嫩绿变成淡黄色。
总台记者 周恬早阳:我尝了芦笋,吃了鱼,更重要的是喝了汤。一口下去没有生吃芦笋那种很脆的感觉,现在是偏软糯,笋肉里夹着鱼的汤汁。本身芦笋是鲜的,鱼也是鲜的,这就是“鲜上加鲜”。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