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9 10:05:00
“哧——”雷德数控激光锯铣生产线发出轻响,一块块铝材被切割成几乎零误差的窗框部件。
4月15日,在中德投资集团系统门窗生产车间,工人将设计图纸导入自动化生产线中控台,智能机械臂自动识别并精准抓取门窗型材进行切割。“过去8个工人一天干不完的活,现在两台机器搞定。”中德系统门窗研发基地工程师董晓玲介绍,在这条斥资400万元的智能生产线上,年产能突破10万平方米,年产值可达1亿元。
车间装上“智慧大脑”,流水线造出“高智商”产品。
不远处,在中德家系统科技研发中心,董晓玲向前来考察参观的客人演示一扇“会思考”的窗:燃气泄漏自动开窗通风,风雨感应实时闭合,APP远程操控一气呵成。
门窗铝框中间一条不起眼的胶条,凝聚着企业20余项专利技术,让中德门窗抗风压性能、气密性能、水密性能、隔声性能、保温性能显著提升。“我们研发的被动式门窗,整体节能系数达到0.8,可以节省用电40%。”董晓玲用实际案例项目的监测数据展示门窗智能节能效果。
创新赋能无处不在。中德管业实验室,中德管业家装运营中心总经理王云飞用一段视频演示新产品:银离子抗菌管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可达99.9%。他展示的质检报告显示,这类管道可承受95℃高温持续1万小时,按中国家装标准,这相当于“能用100年”。“仅一季度,我们已经完成300余万元的家装管道订单生产。”王云飞介绍。
“一扇窗”和“一根管”里的科技赋能,揭示企业创新发展的成长“秘诀”——积极求变,转型升级,在深耕主业的基础上,不断寻找容量更大的新赛道。
眼下,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住房需求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企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把握市场脉搏,直面发展挑战,调整经营方向。以塑钢型材起家的中德集团市场战略从TOB决然转向TOC,企业发展策略从“生产建材产品”升级为“提供生活方案”。
破局从一场“场景革命”开始。
在中德家综合体验馆展示间内,物联网云平台实时调控着温度、湿度、空气洁净度等五大环境指标,“五恒”系统将室温恒定在22℃到26℃之间;24小时置换新风、氧气充盈、空气洁净,室内噪音保持在30db以下;辐射板隐藏在天花板内,无声调节湿度……“传统家装多是‘人适应环境’,而五恒系统是‘环境适应人’。围绕‘家’的主题,我们整合系统门窗、安心管道优势资源,通过优化设计管道布局、气流组织,打造恒温、恒湿、恒氧、恒静、恒洁的‘五恒’中德家品牌系统,以一站式、系统性解决方案,直击家装痛点,补全行业短板。”王云飞介绍,“以前型材、管道对接开发商、工程商等工程领域,而现在,我们直接面对消费用户,针对客户需求,提供更个性化、更高质量的家装服务。”
这样立足于优势主业的开枝散叶、深化布局,既有多年积累的厚积薄发,也有把握大势的主动出击。
如今,依托铝材制造积淀,中德集团以老产业嫁接新赛道,转型的边界不断外扩。中德智达新能源装备投资有限公司切入新能源赛道,与国轩高科、天津力神等新能源领域头部企业达成合作,年产各类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壳体10万余套。今年年初,更拿下上海远景能源1亿元订单,剑指储能领域新赛道。
从一扇窗、一条管道的精密制造到一个家的智慧生态,这种从“产品迭代”到“生态重塑”的转型路径,正在长治民企中多点开花——
振东制药的数字化车间实现中药生产全流程可追溯,其拳头产品“复方苦参注射液”正聚力打入海外市场;成功集团加速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通用航空服务等领域布局,形成多产业联动的发展格局;沁新集团发力新材料领域,用尾焦“黑粉”做成负极材料石墨“黑金”,将无处可放的工业垃圾转变为稀缺宝贵的资源……面对经济进入向新求质、换挡升级的新阶段,越来越多的长治民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通过关键技术攻关实现“存量焕新”,加速制造业智能、绿色、高端布局,在新兴产业中正形成新的比较优势。这些新技术、新发展带来的产业“质变”,构成长治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画面。
正如中德车间流水线上那扇自动开启的智能窗——推开它,看见的是长治民企转型升级的春天。(贾奕、任家兵)
来源:长治日报
编辑:贾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