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1 17:03:00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张冬云 通讯员姜烽烜 文 周亚涛 王斌 图
2025 年4 月30 日,时值第33届信阳茶文化节之际,由河南省作家协会、河南省小说研究会、信阳市作家协会、信阳市茶叶协会联合主办,顶端新闻信阳运营中心、大河报信阳运营中心、信阳市新华书店协办的 “毛尖里的千年文脉:从《茶经》到《茶道》——长篇小说《茶道》读者见面会暨河南(信阳)茶文化跨界交流会”,在信阳文学艺术院隆重举行,为信阳文化增添了一抹浓厚色彩,为文学爱好者和茶文化爱好者带来一场视听盛宴。
信阳籍作家何正权长篇小说《茶道》出版发行一周年,引发了不俗的社会反响,围绕这一话题,与会嘉宾从文化、哲学、历史、茶产业、茶文化等展开探讨,探讨茶文化与文学的交融。本次活动由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赵黎波担任主持人。
现场嘉宾有信阳市政协原副主席、一级巡视员、作家周慧超,著名评论家信阳师大教授吕东亮,著名作家张晓林、陈峻峰、林平、周棋赢,信阳农林学院茶学院原院长郭桂义等。何正权分享了他的创作历程,讲述了对故土文化的眷恋以及 “茶道即人道” 的创作理念,他将对信阳茶文化的热爱和生活感悟融入字里行间,令听众沉浸在他的情感动机中,感受到作家对家乡文化的深情凝望。
何正权表示,《茶道》出版这一年,是收获满满的一年,他收获了无数祝福和掌声,也收获了诚挚的批评和建议。这些反馈让他反思与反省。这一年,也是他人生再思考的一年,他对茶与人的关系,茶在人类文明发展、文化建构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深入思考。
何正权认为,茶滋养人类、祛病养生,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亲密互动,促成了茶文化的诞生。茶马古道、丝绸之路等,更是将这种互动推向全球化,某种程度上,也推进了文明互动。著名作家王旭烽、帅瑜、王一梅等,均以不同方式书写过茶与人的故事。他的《茶道》,也是一种尝试。茶与人的悲欢离合尚未写尽,作家们会不断探索如何让文学与茶文化共舞互生。
何正权表示,这一年是他个人精神重生的一年。从记者回归文学非他本意,却是必然。晚归的人,也能看到灿烂的星空。阅历了无数人间故事的他,感慨生活的精彩超出文学的想象。这个时代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矿藏,只要作家不急功近利,能放眼历史和未来,就能有所作为。
信阳市文联副主席、市作协主席田君发表致辞,他深入阐述了《茶道》一书自出版以来引发的社会影响,从文学价值到文化传播,从读者反馈到社会效应,田君全面细致地展现了这部作品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意义。
浙大茶学院屠幼英教授专门录制了视频 ,和大家分享她对《茶道》的理解。屠教授分析了《茶道》中蕴含的茶学知识和文化内涵,从专业角度为活动增添了学术深度。
随后的跨界对话环节,与会嘉宾们从文学评论、文化传承等多角度剖析《茶道》的价值。赵黎波院长以 “茶文化与文学表达的互文性” 为主题,深入探讨了茶文化与文学在历史发展中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吕东亮教授从信阳茶叶叙事的角度,讲述了茶叶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脉络以及在《茶道》中扮演的角色。作家张晓林解读小说中的隐喻,剖析《茶道》蕴含的哲学思考。作家林平梳理了从《茶经》到《茶道》的文学文化建构,展示了茶文化在文学作品中的传承与发展。作家周棋赢探讨了新时代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了茶文化在新时代的创新与发展之路。郭桂义教授从茶文化产业发展的角度,畅谈了茶文化产业的未来。嘉宾们观点碰撞,精彩纷呈。
最后的读者互动环节,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大家踊跃提问,与何正权及专家们交流对茶文化传承、创作灵感等问题的看法。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会后各界均有好评。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取得了多重成果。文学价值层面,《茶道》得到了评论界与读者群体的认可与赞誉。文化传播方面,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传播,话题热度攀升,展现了信阳茶文化的独特魅力与影响力。活动也为茶产业从业者提供了全新视角与思路,推动了茶文化与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助力信阳茶产业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创新发展。进而为打造信阳文化品牌、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