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18:11:00
大众网记者 范明昱 济南报道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对“春”情有独钟,更对春天里的“花”赞赏有加。
比如,《诗经·周南·桃夭》里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比如,苏轼《东栏梨花》里的“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比如,宋祁《玉楼春·春景》里的“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古人笔下的春花不仅是自然之景,更承载着情感与哲思。而三月的济南,从市区到郊野,从公园市集到乡村市井,一场以春之名、以花串景描绘出的“花样经济”图谱也正在欣欣上演。
当满城繁花与升腾的文化气、烟火气交织,游人如织的花海春田文旅、消费行业乘势而上,延伸出的便是一个有着无限可能、热力十足的“春日经济”。
从“看花”向“玩花”转型
每年这时,五龙潭的樱花似乎成了济南春天真正到来的一个信号灯。
进了园子,如同走进粉色的花海,樱花香气扑面而来。穿过片片柳树,走到池边,望向水面涟漪与水下锦鲤,泉水的清冽与樱花的柔美相得益彰,小湖边的中式古建也悄然入画。
3月22日,以“樱为有你·花映龙潭”为主题的第二十五届樱花节开幕,作为“泉在济南·迎春赏花”2025年济南市第四届花朝节系列活动之一。
花朝节,俗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一般于农历二月初二、二月十二或二月十五举行。节日期间,人们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文人墨客郊游雅宴,在观景赏花中饮酒赋诗、题词诵联,欢声笑语持续不断。如今花朝节已经成为济南一年一度春季里的传统节日。
不同于其他景区的单一赏花模式,五龙潭将泉水文化与樱花景观深度融合,游客在樱花步道漫步时,还可同时欣赏到腾蛟泉、月牙泉的清流,这种“双IP”联动,更使得景区吸引市民游客拍照打卡,定格春日记忆。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是提振消费年,济南正在积极创新消费场景,丰富春日赏花文化体验,探索了一系列“赏花+非遗”“赏花+市集”“赏花+妆造”等春季文旅消费新模式。
樱花主题市集上,非遗好物、文创手作等特色摊位人头攒动,带来极具传统文化魅力和趣味十足的互动体验。樱花冰激凌、樱花甜点、泉水大碗茶等特色产品呈现独属于济南春天的味蕾体验。
这种“花节效应”,在同样作为2025济南第四届花朝节分会场的百花公园也展现得淋漓尽致。目前,园内长约百米的“玉兰大道”正值盛花期,雪白的花朵如云似雪,香气袭人,成为市民打卡的热门景点。
在公园的东门广场、西门广场等场地,“花朝市集”上的各色美食、非遗文创、游乐项目应有尽有,市民在赏花之余,可以在市集上尽情享受“购”的乐趣,挑选各种特色好物,品尝美味小吃,满足“吃喝游玩购”的全方位需求。
由此可见,济南的花事活动正从“看花”向“玩花”转型,不仅编织出泉城的“春日限定皮肤”,更牵引出一张覆盖文旅、餐饮、住宿、文创的立体消费网络。
乡村振兴的“花路密码”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如何让赏花变成更有延续性、更具指引性的活动,引导市民游客可以把握每一种花最佳的赏花期,来饱览各色繁花?济南是非常舍得花心思的。
就在前几天,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推出《2025泉城追花地图》,收录几十种代表花卉,并标注了各个区县公园、旅游景点及盛花路段的主要赏花点,方便市民游客共赴一场不期而遇的美丽邂逅。
一幅幅“春和景明”图渐次呈现的背后,得益于近年来济南各区县不断“上新”文旅体验,将游客“流量”转化为文旅消费“留量”和文旅产业“增量”的深层次考量。
比如,钢城区“桃花源”里的经济密码。在钢城区汶源街道,第二十一届桃花文化节涵盖了相亲大会、骑行大赛、主题摄影、喷泉灯光秀、农产品展销等众多环节来激活乡村经济。万亩桃林间,游客可参与“桃源之行”“桃趣打卡”等活动,还能在“桃宝花花黄河大集”品尝桃花酒、桃花糕以及桃花扇、非遗剪纸等汶源好品体验。整个“桃花节”拉动经济收入83万余元。
比如,商河县“梨花经济”撬动全产业链。2024年,为期8天的商河县梨花节活动中,共吸引了超过20万人次来这里踏青赏花,20余名本土“直播达人”参与梨园带货,累计完成订单1000余单、销售额5万余元。遍布梨园的80余家商贩摊主,与络绎不绝的文化振兴馆、滳河古陶文化园,宾客爆满的梨园烧烤、农家乐相互映衬,直接拉动消费超100万元。游客在赏花后,还可购买梨膏、梨醋饮等深加工产品,延长消费链条。
比如,平阴县的“玫瑰经济”绽放新活力。作为“中国玫瑰之乡”,平阴县在2024玫瑰文化艺术节期间,推出“玫瑰产品博览会”“电商直播节”等活动,将玫瑰花茶、护肤品等产品推向全国市场。活动期间共迎来游客37.21万人次,同比增长29.9%,日最大接待量达到6.93万人次。
赏花不止花,赏花不为花。“春日经济”的带动,既有当地政府发现机遇因势利导,又有当地村集体、村民发挥智慧,大家借助春日美景顺势而为,才能催生新的消费需求,接住这波“泼天流量”。
济南的“花式消费”战略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大力提振消费”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且位列2025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务之首。
今年以来,济南持续发力促消费,聚焦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等多个维度,一批政策福利加速落地,激活消费市场的“一池春水”。
首先是“政策加码”。2月27日,济南高规格召开2025泉城消费提升行动推进会,强调将提振消费作为“当前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会上发布的“十大行动”方案,涵盖商品、服务、文旅、住房、农村消费等十大领域,引导全市全力扩消费、稳增长,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其次是“以旧换新”。今年一开年,济南密集发布“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涉及家电、数码产品、汽车等多个消费领域。相比去年,今年“国补”持续加力扩围,家电补贴范围由原来的8类扩至12类,首次对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手环等数码产品进行补贴。此外,济南还精心策划“泉城购”2025济南消费季,全年预计举办500余场促消费活动,打造“531乐购月”“101惠享季”等品牌,实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场景”。
以及还有“文旅火热”。从大明湖畔巨型夏雨荷花灯,到明湖市集热闹开市,再到济南国际双年展科技满满,济南举全市之力打造“一年四季·‘泉’在济南”城市品牌IP,让文旅活动贯穿全年,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三赢”。3月29日上午,“一年四季·泉在济南”系列活动暨2025济南花朝节启动仪式即将开启,备受瞩目的“十二花神”集中亮相,在大明湖北岸解锁花朝节千年浪漫演变,探寻传统与现代的奇妙交融,沉浸式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也让济南的“春日经济”持续升温。
将“出门俱是看花人”的热闹人潮,转化为“不辞长作济南人”的热烈期待,济南这场以春为名的消费盛宴,不仅让“花”成为济南的“城市名片”,更在“颜值”与“产值”之间找到了可持续的平衡点。
这正是济南“借春日、振消费”,正书写在齐鲁大地上的 “春日命题”。(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