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2 09:33:00
5月11日,青岛西海岸新区第八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授牌暨“四海来嗨”商街开业仪式在隐珠街道城市阳台景区举行。据了解,“四海来嗨”商街以“文化+消费+娱乐”为核心,融合声光电艺术与传统艺术,打造沉浸式文旅消费新场景。作为隐珠街道推进“商圈+文旅”战略实施的关键一环,“四海来嗨”商街的开业,不仅是城市更新和政企合作的典范,更成为西海岸新区夜经济发展和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引擎。
城市更新
从“闲置空地”到“消费地标”
“四海来嗨”商街位于城市阳台景区3号出入口东侧,紧邻滨海步道与欢乐海湾商圈。据介绍,商街所处地块之前是一片空地,在隐珠街道的规划下,通过政企合作的方式,使这里成为一处消费新地标。
“过去这里杂草丛生,我们通过引入声光电技术、网红美术陈列打卡点和首店经济,让这里从‘过路站’升级为‘目的地’。”“四海来嗨”商街项目负责人姜峰介绍。
活动现场,西海岸新区第八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依次登台接受牌匾。随后,精彩的舞狮表演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舞台之外,12米高的流光瀑布水秀美轮美奂,动态光影瀑布随音乐节奏变换光谱,萌萌的海狮为现场观众带来顶球灯表演……
“在手机上刷到商街开业,就带着孩子过来玩玩。刚才逛了一圈,发现小吃很多,游乐设施也不少,最让我们印象深刻的就是那个流光瀑布,非常震撼。”市民刘媛媛告诉记者,这里变化很大,之前来附近玩的时候发现这里有围挡,现在才知道原来当时正在建商街。如今,商街开业了,晚上又多了一个游玩的好去处。
位于商街入口处的“小船海鲜”负责人薛丽丽一晚上忙得团团转,“人太多了,我们店里最多能招待30来桌客人,七点多的时候上座率已经达到70%了。”薛丽丽告诉记者,自己之前就在这附近开店,对这个区域的客流量非常有信心,了解到街道要打造“四海来嗨”商街后,她第一时间就找到相关部门,表达了入驻意向。
文旅融合
从“流量引爆”到“留量转化”
“四海来嗨”商街通过创新设计四大主题嗨区,为城市阳台商圈增加发展新活力。商街大力发展首店经济,聚合全国特色美食,满足消费者多元需求。记者在现场看到,西海岸首家海底捞夜宵车、西海岸首家海底捞钵钵鸡、西海岸首家海底捞茶水铺档口前均排起了长队。除了特色美食,商街还设有多巴胺彩虹滑道、扭蛋盲盒馆、VR电影院、海洋文创市集等游乐项目,一站式满足市民游客“吃喝玩乐购”全方位需求。
“我们不仅卖商品,更卖体验。”姜峰说,“我们今天推出了‘10000瓶青啤免费送’‘消费满38元冰爽捞捞乐’等活动,并借助抖音、小红书等平台进行广泛宣传。商街自‘五一’试营业以来,日均客流量突破2万人次,日均营业额在10万元左右。通过试营业,商街在文创摊位引进和娱乐板块提质等方面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下一步,商街将继续完善板块布局,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四海来嗨”商街突破传统商业体模式,其“滨海+夜经济”特色成为新区布局“品质文旅”战略落下的重要一子。该商街与欢乐海湾音乐市集共同构成“双核驱动”,成为促进新区文旅消费的“新增长极”。
政企合作
从“单点突破”到“全域联动”
“四海来嗨”商街的开业,是隐珠街道推进“商圈+文旅”战略实施的关键一环。该商街采用“政府提供政策支持,企业专注场景创新与流量运营”模式,由隐珠街道提供政策支持与服务保障、青岛正合控股集团负责管理运营。
“‘四海来嗨’商街的开业点燃了新区消费新引擎。为了保障商户顺利入驻,在新区各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街道配合企业仅用15天时间就完成了全部商户的相关手续办理,保证了‘五一’假期商街顺利试运营。”隐珠街道二级调研员薛光来介绍。
近年来,隐珠街道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着力构建“大经济”“大城建”“大民生”工作格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探索“商圈+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推动特色商街建设,以欢乐海湾等特色商圈为核心,有效整合辖区文旅资源,形成“多核驱动、全域联动”的发展格局。街道还通过开展海洋研学游、民间艺术节、啤酒嘉年华等品牌活动,持续放大节会效应,推动文艺演出、非遗展览进商圈,以“流量经济”激活商业潜力。数据显示,2024年灵山湾拉网节吸引市民游客超10万人次,带动周边消费越级提升;今年“五一”假期,欢乐海湾音乐艺术市集单日客流破万,成为新区发展“夜经济”的标杆项目。
此前,青岛正合控股集团在西海岸新区打造了濠洼步行街电音巴士、濠洼步行街户外音乐派对、牌坊街灯光秀、乔家洼篝火派对等多个具有影响力的网红消费场景,助力新区形成“白+黑”消费生态体系,显著提升新区文旅消费吸引力。场景成功落地的同时,还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实现创业带动就业。
(大众新闻·青岛西海岸报记者 梁玉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