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3 14:33:00
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2025年7月9日14时,湖南益阳桃江县两名高一学生骑非法改装电动两轮车超速行驶,因刹车失灵撞上路边墙体,两人均身亡,两人均未佩戴安全头盔。
其中一名学生家长陶女士称,当天儿子同学的电动两轮车刚改装好,几个同学去试乘车,他儿子刚坐上车的后座40秒就发生事故,儿子被甩墙上当场身亡,骑车同学送医抢救无效死亡。陶女士告诉记者,“车子说是那个孩子(骑车者)爸爸的,中午才改装出来,是非法改装,这个车子最少能飙到100多公里。
记者从桃江交警大队获悉,事故车辆改装者已被警方控制,目前事故仍在调查处理中。(据7月23日新京报)
事故现场(视频截图)
因为一次超速的“狂飙”,两名高一学生的生命永远定格,令人心痛和唏嘘。事故发生后,网络上出现一些令人心寒的声音。有网友表示,两名高中生太缺乏安全意识,明知骑的是改装车还不戴头盔,过于追求刺激兴奋,忽视了危险后果;也有人指出,把刚改装的电动车给孩子试乘,家长也难辞其咎。
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复杂的,目前正在调查之中,相信警方会有公允的结论。指责受害者的话很容易脱口而出,但高中生本就思想不成熟,分辨能力不强,风险意识不足,青春期又常伴随着对速度的向往与冒险的冲动。作为旁观者,与其忙着批评受害家庭,或许更应追问,非法改装为何能如此轻易地突破监管,让两名高中生能轻易骑上改装车,最终酿成惨烈事故?改装店老板公然进行非法改装,监管部门为何没能及时发现并处理?非法改装隐患重重,为何总有人不但缺乏警惕,反而热衷于此,想尽办法突破规则?
令人触目惊心的是,非法改装当下已形成了完整的黑色产业链,改装店为牟利公然突破技术安全红线,拆解原厂限速装置、更换大功率电机、加装超标电池……每一项改装都在挑战物理极限,让代步的交通工具变成一枚枚“移动炸弹”。而且,这样的改装店并非隐匿于暗处,反而堂而皇之地存在于街头巷尾,甚至通过社交平台招揽业务。当非法改装成为一门“公开的生意”,不管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都能轻而易举地进行改装,悲剧的发生便不能仅被视为小概率事件。
非法改装屡禁不止,根源在于多重利益与监管漏洞的交织。部分消费者追求速度与刺激,将改装视为个性和时尚,催生庞大的市场需求;改装店为牟取暴利,无视法律法规,通过简化流程、降低改装成本吸引客户;与此同时,监管存在滞后和疏漏,对改装店的查处多依赖事后举报,缺乏常态化巡查机制,且处罚力度严重不足,以行政处罚为主,难以起到威慑作用。此外,电动车生产环节的技术防护薄弱,也为改装提供了可乘之机。
遏制非法改装,需从源头筑牢安全防线。一方面,监管部门应加大对改装店的查处力度,对违规商家实施高额罚款、吊销执照等重罚,构成犯罪的,还应追究刑事责任;另一方面,需完善电动车生产标准,通过技术手段防止私自改装,同时推动电动车实名制登记,对其生产销售环节实行全流程追溯。此外,安全教育必须告别说教模式,要切实让未成年人明白,交通安全无小事,家长也不能对子女的危险行为放任纵容,既然为人父母,就该为孩子的安全负起第一责任。
两个年轻生命的消逝,不该成为舆论宣泄情绪的出口,而应成为社会反思的契机。唯有从悲剧中吸取教训,斩断非法改装的利益链,才能避免更多人遭遇类似的悲剧,不让更多家庭陷入悔恨之中。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