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14:54:00
在节水事业成为区域协同发展重要命题的当下,沪蒙两地以水为纽带,开启了一场跨越千里的深度合作。日前,一场关乎节水的系列活动在内蒙古与上海两地相继展开,不仅展现了内蒙古节水行动的阶段性成果,更标志着沪蒙合作在节水领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北疆节水攻坚显成效 沪蒙对接寻新机
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却面临着严峻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 其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 1.9%,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四成。面对这一挑战,内蒙古以 “节水行动” 与 “深化区域合作行动” 为突破口,全力推进 “三水共治” 战略,聚焦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三大方向。自 2023 年以来,全区节水工作成效显著,万元 GDP 用水量较 2020 年下降 20.49%,工业节水成果尤为突出。
在当日上午举行的内蒙古自治区节水行动新闻发布会上,《内蒙古自治区节水行动实施方案》的最新进展及阶段性成果被系统发布。而在同日下午于上海科学会堂举办的 “2025 沪蒙合作‘人才赋能 聚力节水’政策宣介与供需对接活动”,则成为了深化区域节水合作的重要实践平台。活动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联合自治区水利厅共同主办,内蒙古水利厅、工信厅等多家机构在对接会上发布涵盖农业 “五大提升” 计划、智慧水务、工业节水技术等九大领域 30 项政策与需求,为长三角企业参与内蒙古节水建设指明了方向。
沪蒙节水联盟成立 技术合作开启新篇
活动现场,“沪蒙节水联盟” 正式宣告成立。这一由内蒙古驻沪办牵头,联合上海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以及上海威派格智慧水务、上海洗霸科技等 20 余家单位共同组建的联盟,承载着推动节水技术共享、产业融合与人才共育的重要使命。根据联盟宣言,未来将针对内蒙古重点行业,推广智慧灌溉、漏损控制、数字孪生等先进技术,进一步提升水资源集约利用水平。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党组书记、主任李志刚在活动中表示,办事处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当好政策 “翻译员”、人才 “服务员” 和产业 “店小二”,切实推动长三角地区的技术优势转化为内蒙古节水实践成果。
长三角经验注入 多项合作意向达成
在对接活动中,来自上海市节约用水促进中心、上海市水利科技集团、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等机构的代表,纷纷分享了智慧水务、数字孪生等创新成果。其中,上海威派格公司展示的漏损控制技术,可使管网运维节水率提升 15% 以上;以色列太极公司带来的智能灌溉方案,也为内蒙古农牧业节水提供了新思路。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经验与技术的交流,更促成了智慧农业试点、工业节水技术转移等多个领域的合作意向。内蒙古驻沪办表示,将持续跟进这些合作项目,全力推动内蒙古节水效率再上新台阶。
秉承蒙古马精神 长效合作筑牢生态屏障
内蒙古驻沪办强调,节水事业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系统工程。未来,将以 “沪蒙节水联盟” 为依托,持续深化沪蒙两地在政策、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互动交流,坚持 “引进来” 与 “融进去” 双轮驱动。正如内蒙古谚语所说:“千里疾风万里霞,追不上百岔的铁蹄马。” 沪蒙合作将以蒙古马精神为指引,以滴水穿石的毅力,共同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为区域高质量发展增添绿色动能。
此次沪蒙节水对接活动,不仅是两地合作的重要里程碑,更是践行 “节水中国” 战略的生动缩影。内蒙古驻沪办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搭建开放共享平台,让长三角的先进技术与经验如同汩汩活水,源源不断地滋润北疆大地,携手书写中国式现代化节水事业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