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20:43:00
4月9日,在2025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展览会(CMEF)同期,由联影举办的uAInnovation2025创新大会落幕。
大会现场,联影发布“元智”医疗大模型,并同步推出覆盖影像诊断、临床治疗、医学科教、医院管理、患者服务等多场景的10余款医疗智能体。这场以“多智能体”集群为核心的医疗生态发布,标志着AI全面焕新医疗场景下,整个行业将加快从“单点工具提质增效”迈向“群体智能驱动生产力跃迁”的新发展阶段。
联影集团董事长薛敏在主旨演讲环节指出:“大模型的竞争已经从单纯的 ‘参数竞赛’,逐渐转向围绕‘生态协同和场景落地’的下半场比拼。未来由文本、影像、混合模型能力驱动的大模型基建,将有机会全面重塑AI产品的应用形态,催生一系列能够持续学习进化的智能体,最终将智能真正转化为生产力。联影元智医疗大模型正是这一转型的基石,将为后续智能体的全面应用爆发奠定坚实基础。”
据了解,以DeepSeek为代表的通用大模型取得突破性进展,不仅大幅降低训练大模型的算力消耗,还极大提升推理能力。由于开源模型解决医院本地化部署的数据安全问题,它正成为数智化医院建设的软性“基础设施”。不过,通用大模型在当前许多医疗细分场景中,性能还远未达到临床应用的要求, 医疗领域仍然需要有专业的团队来构建垂域、多模态的大模型,来应对复杂多样的医疗需求。
为此,联影依托自身在医学影像和医疗AI领域的长期深耕,以及在设备端、合作生态方面的优势,融合文本、影像、视觉、语音、混合等多模态大模型,构建起一个医疗垂域、多模态协同、自主进化的大模型——联影“元智”医疗大模型(简称:uAI NEXUS)。它不仅吸收DeepSeek等通用大模型在处理自然语言、长文本方面的最新进展,还通过垂域专精、私域知识微调,实现医疗场景的深度适配,并通过整合不同模态大模型的能力,可根据不同医疗场景需求孕育出自进化、多模态、自适应的医疗智能体。
以元智医疗文本大模型为例,在接入DeepSeek后,它的复杂推理和文本处理能力均得到大幅提升,能更高效地响应医疗场景需求,并且在保持相同性能的前提下,该模型体积仅是原始模型的四分之一,更易于医院本地化轻量、灵活部署。除此之外,考虑到医疗环境的高度专业化与复杂性,联影还打造了专业的“元智”语音大模型与视觉大模型。前者具备医疗术语精准识别与智能声纹分析能力。后者在医疗领域的视觉任务上,诸如4D建模医疗场景,通过高速电影级渲染技术,精准描绘、还原器官与组织分割方面,都展现出超预期的临床与科研前景价值。
据悉,医学影像能力一直是联影集团引领的优势所在,基于数千万级医疗影像数据和数十万级医疗级精细标注数据训练打造的“元智”医疗影像大模型,不仅能支持10+影像模态、300种影像处理任务,在处理诸如复杂病灶诊断、器官分割等关键任务上,模型的精准度测评已超过95%,性能大幅超越此前行业最优模型。
如果说元智医疗大模型是联影数智化医疗的坚实底座,那么基于该平台孕育而生的一系列“医疗智能体”则是联影加速医疗AI在应用端大爆发的核心驱动力。在本次大会现场,联影首度向外界公布十余款适用于影像诊断、临床治疗、医学科教、医院管理、患者服务的多场景智能体,在元智医疗大模型的赋能下,这些智能体以感知、理解、决策、执行为核心能力,支持解决临床痛点。
例如,在影像诊断领域,uMetaImaging影像全智能体堪称全院级影像大脑的代表。它打破了传统AI“单病种、单应用”的局限,依托海量跨模态医学影像数据与文本数据训练,构建起了一套“更全面、更专业”的影像智能体诊断范式。相比专病模型,联影的影像智能体汇聚海量多模态数据,使模型习得更多疾病知识,实现多种疾病用一个模型来进行精准诊断。在放射科,基于影像大模型,智能体仅需一次胸部CT扫描,即可自动进行胸腔、食管、纵隔、气管与支气管、肺部、骨骼、心脏与大血管等部位37种胸部CT常见病种和异常的检出,其行业首创“一扫多查”性能目前已远超业内最好的模型,平均AUC可达0.92,相较于SOTA提升超10%。
除了元智大模型(uAI NEXUS)和医疗智能体的发布外,联影在本次创新大会上还展示了全栈全谱AI技术赋能下的超级装备蝶变成果,覆盖精准影像、诊疗融合与健康管理三大关键领域。据联影医疗总裁包峻介绍:“将AI写进超级装备,不只是为了提升设备的性能参数,更重要的是为了回应一线临床痛点,实现精准诊疗、患者关怀与高效运营价值的三位一体,让医患双方能共同分享医疗科技的向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