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15 15:04:08
今天翻开《论语》,《卫灵公•二十四》这一章引起我的疑问: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有没有一个字能够终身去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那个字就是‘恕’啊!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宽恕”有什么关系?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老幼皆知的名句,通常理解为: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也不要给别人。
多亏重读原文!否则就永远误解了。现在把 “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联系起来,就有了新的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
在《论语•公冶长•十一》中,有这样一句: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这句意思是,“我不愿别人强加于我的(我不愿意的)事,我也不愿强加给别人(不愿意的)。”孔子说:“赐呀,这就不是你所能做到的了。”
同是子贡的问话和孔子的回答,两段话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有三个层次的意思要深究:
其一,子贡的“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就是孔子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一种同理心,是以一重标准对待自己和他人,是以己之心,推别人所想。是站在自己的立场,理解他人的行为。
对一个人来说,这是比较难的。能做到的人在孔子那里就是君子,就是有“仁”心的人。我们常把“理解万岁”挂在嘴边,实际能做到的人寥寥无几。
所以身边听得多的就是抱怨,指责,打击,不满。实际上就是自己做不到,却常常要求别人如何如何要做到。
在孔子那里,这样的人,不仅不是君子,倒是小人,要求别人完美严格,而对自己却放任原谅。
其二,“宽恕”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着内在的密切关系。生活中不求甚解的人把前后两句割裂开,从字面上理解,从而没有看到两句的关联。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给别人。“恕”就是用自己的心推想别人的心,是“如心”“宽心”,是原谅!恕道就是推己及人,理解他人。所以,我不想要的,也不要强加给他人。“恕”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相通的。
这样的人,在孔子那里是有仁心的,是君子。这样的人,少严苛,少指责,能达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境界。
究其原因是,所有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就是要求别人能够样样做得好,没有缺点。
做不好,就会遭到指责。而自己做不好就可以原谅,自己一切都是好的,完美的。这完全是两个标准。
人又是自私的,总是以自己的看法和需要为基础。我认为你不对,实际上只是因为与我的看法不同而已。
所以“当众人都哭的时候,可以允许有的人不哭”,是宽恕;当“枪打出头鸟”的现象不再时,就“天下归仁焉”;当人们都不去对局外人事贸然评论时,就具有君子的品行了。
在孔子看来,像子贡这样才华高的人,就很容易犯不能饶恕别人的毛病,会难以容忍别人的错误。所以孔子对子贡讲这个话,更有深意在。
其三,“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与“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子贡问,那么多道理中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孔子说,赐啊,这个问题(推己及人),不是你能够做到的(很难达到)啊!
越是想简单化,越是无法达成目标。要想达到一定境界,非得一一从小事做起不可。在小事上做到“己不所欲,勿施于人”都是不易的,何况大事呢?
孔子认为,子贡虽然认识到了,但功夫不到。做到我所不愿意承受的事也不让别人承受,真是太难了!现在更有甚者,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别人却还没有认识到,比如道德绑架,爱情绑架等。
可是不管能否做到,不管多么难做,做人必须要朝这个方向修养自己。现在,那么多人际交往的方法是否会把我们引入相反的方向,很值得认真思考。
说到底,孔子此语告诉我们,人应当以待己之心待人,站在对方角度看问题。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尊重他人,平等待人。这是我们自身修养应该遵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