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
阜阳市,安徽省辖地级市,简称阜,古称汝阴、顺昌、颍州、凤阳,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豫,鲁,苏,皖四省结合部。黄淮海平原南端,安徽省西北部。辖区总面积10118.2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5月,全市辖3个市辖区、4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颍州区、颍东区、颍泉区、阜南县、临泉县、太和县、颍上县、界首市;市政府驻颍州区清河路。截至2022年底,阜阳市常住人口814.1万人。2022年,阜阳市地区生产总值(GDP)为3233.3亿元。车辆牌照代码为皖K。
阜阳市地图
阜阳历史悠久,开发较早,大约在5000年前新石器时代晚期,颍河沿岸台地上,已形成一些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原始聚落。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历史演变,2500多年前便由聚落形成城邑,乃至建为一国之都。春秋战国以后,或为郡、县、州、府的治所,或为王、公、侯、伯的食邑,几乎代无虚廓。“阜阳”二字来自于东汉时期境内的阜阳侯国,已有1900多年历史。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颍州为颍州府,增设附廓阜阳县,阜阳正式确定为县名。
阜阳市地图
阜阳的代表文化是淮河文化,是甘罗、管仲、鲍叔牙、吕蒙、刘福通的故里,晏殊、欧阳修、苏轼曾在此为官。颍州西湖历史上曾与杭州西湖齐名,颍上县八里河风景区为国家5A级风景区、阜阳生态园和迪沟生态旅游风景区均为国家4A级风景区。阜阳剪纸、颍上花鼓灯、界首彩陶、阜南柳编等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阜南县出土的商代青铜器龙虎尊被列为中国十大国宝青铜器之一。
颍州区政区图
- 颍州区,隶属于安徽省阜阳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黄淮海平原南端、淮北平原西南部。东及东南连颍上县,南同阜南县毗邻,西南与阜南县、临泉县接壤,西和临泉县交界,西北部与临泉县、颍泉区隔泉河相望,北邻颍泉区,东北与颍东区隔颍河相望。颍州区是阜阳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淮河、颍河、泉河等河流纵横交织,“三清贯颍”,境内风景名胜众多,有文峰塔、奎星阁、资福寺、刘公祠、颍州西湖等。颍州区是“中国剪纸艺术之乡”,“中国健身球之乡”。辖区总面积623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10月,颍州区辖4个街道、7个镇、1个乡:鼓楼街道,文峰街道,清河街道,颍西街道,王店镇,程集镇,三合镇,西湖镇,九龙镇,三十里铺镇,三塔集镇,马寨乡;另设有1个开发区:安徽颍州经济开发区;颍州区人民政府驻清河街道一道河中路129号。截至2022年末,颍州区户籍人口90.55万人。2022年,颍州区地区生产总值(GDP)为355.18亿元。
颍东区政区图
- 颍东区,隶属于安徽省阜阳市,西部与颍州区相邻,南部与颍上县接壤,北部颍泉区毗邻,东部与利辛县相连。颍河流域历史久远,开发较早。大约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颍河沿岸的先民,便在这块大平原上沿河的台地上生活和定居,并逐步形成了一些以农业生产为主、渔猎为辅的原始部落。夏商周以来,即为人类活动的重要区域。三国军事家徐庶、晋朝“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在此留下许多佳话,元末红巾军领袖刘福通在此起兵,有皖北地区唯一保存完整、具有江南风格的古建筑群程文炳宅院,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僧修行的千年古刹北照寺以及刘伶墓等历史文化古迹。辖区总面积683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10月,颍东区下辖3个街道、8个镇、1个乡:河东街道、新华街道、向阳街道、口孜镇、插花镇、袁寨镇、枣庄镇、老庙镇、正午镇、杨楼孜镇、新乌江镇、冉庙乡;颍东区人民政府驻河东街道。截至2022年末,颍东区常住人口53.7万人。2022年,颍东区地区生产总值(GDP)为267.3224亿元。
颍泉区政区图
- 颍泉区,安徽省阜阳市下辖区,成立于1996年,位于阜阳市中心区域。北至东北与太和县、利辛县相连,南至东南与颍州区、颍东区两区交界,西至西北与界首市、太和县接壤,是阜阳市3个市辖区之一。颍泉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先民们已摆脱“逐水草而居”的境况,在颍河沿岸定居,后逐渐演变为城邑。周代,置胡子国。公元前495年楚灭胡,改称汝阴地。秦,置汝阴县,属陈郡。汉,置汝阴县,属汝南郡。南北朝·北魏,置颍州。唐代,更名信州。北宋,更名顺昌府。明代,置颍州治所。清代,置颍州府,赐名“阜阳县”。1992年12月撤阜阳县、阜阳市,重新组建县级阜阳市。1996年1月,撤销阜阳地区和县级阜阳市,设立地级阜阳市,并下设颍泉区等三区。辖区总面积648平方公里;颍泉区共辖2个街道、4个镇:中市街道,周棚街道,伍明镇,闻集镇,行流镇,宁老庄镇;颍泉区人民政府界首路99号。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颍泉区常住人口为598004人。2022年,颍泉区地区生产总值(GDP)为268.70亿元。
阜南县政区图
- 阜南县,隶属于安徽省阜阳市,位于淮河上中游结合部北岸,东邻颍上县,东南一隅与六安市霍邱县以淮河分治,南与河南省信阳市的固始县、淮滨县隔河相望,西接临泉县,北界颍州区。阜南县在夏、商两朝属豫州;周为宋地;春秋时期归于楚;秦属泗水郡鹿上县;汉改鹿上为原鹿(治所在今公桥阮城),后被原鹿与富陂两侯国分领;三国时期隶属富陂县,晋为原鹿县;南北朝划归汝阴郡;隋、唐至五代为颍州治下,宋改颍州为顺昌府,置焦陂(今焦陂集)、永安二镇。中华民国时期,为安徽省阜阳专区阜阳县之三(焦陂)、六(地城)两区辖地。中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开辟阜阳南乡,建阜南县。中华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2月,撤县后,设阜南办事处,1950年,改办事处为阜南县。辖区总面积1801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10月,阜南县下辖28个乡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鹿城镇、方集镇、中岗镇、柴集镇、新村镇、朱寨镇、柳沟镇、赵集镇、田集镇、苗集镇、黄岗镇、焦陂镇、张寨镇、王堰镇、地城镇、洪河桥镇、王家坝镇、王化镇、曹集镇、会龙镇、王店孜乡、许堂乡、段郢乡、公桥乡、龙王乡、于集乡、老观乡、郜台乡、安徽阜南经济开发区;阜南县区委、县政府所在地鹿城镇。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阜南县常住人口为1183602人。2022年,阜南县地区生产总值(GDP)为327.1亿元。
临泉县政区图
- 临泉县,隶属于安徽省阜阳市,是安徽省的西北门户,位于黄淮平原的西南端,安徽省的西北部,与皖豫两省9个县市区接壤。临泉,古称沈地。公元前1042年,周文王第十子聃季载被封于此,建沈(子)国。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置寝县,西部置平舆县。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月正式成立临泉县,驻地沈丘集,属安徽省第七专员公署。1996年起属安徽省阜阳市。辖区总面积1839平方公里;临泉县辖5个街道、21个镇、2个乡:城关街道、邢塘街道、田桥街道、城东街道、城南街道、杨桥镇、鲖城镇、谭棚镇、单桥镇、滑集镇、宋集镇、吕寨镇、瓦店镇、姜寨镇、关庙镇、庙岔镇、黄岭镇、老集镇、韦寨镇、迎仙镇、长官镇、陈集镇、艾亭镇、白庙镇、张新镇、高塘镇、土陂乡、陶老乡;县政府驻城关街道。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临泉县常住人口为1658442人,2022年临泉县户籍人口229.3万(全国户籍人口第一大县)。2022年,临泉县地区生产总值(GDP)为460.30亿元。
太和县政区图
- 太和县,隶属于安徽省阜阳市,古名鹿上、邢丘、廪丘。位于阜阳市北部,地处黄淮平原南端,位于阜阳市、亳州市之间。太和自秦朝置县,已有2000多年历史,元大德八年(1304年)改太和县,寓意太平祥和。境内有七处故城遗址、楚都古钜阳、五处古文化遗址和元代文庙建筑群等古建筑,历史名人有汉章帝师张酺(pú)、东汉清诏使范滂(pāng)、清朝两广总督徐广缙等。太和县是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中国绿化模范县、中国医药集散中心、中国最大的发制品原料、桔梗生产加工基地。辖区总面积1867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10月,太和县下辖30个镇、1个乡,另设有1个开发区:城关镇、旧县镇、税镇镇、皮条孙镇、原墙镇、倪邱镇、李兴镇、大新镇、肖口镇、关集镇、三塔镇、双浮镇、蔡庙镇、三堂镇、苗老集镇、赵庙镇、宫集镇、坟台镇、洪山镇、清浅镇、五星镇、高庙镇、桑营镇、大庙集镇、郭庙镇、胡总镇、赵集乡、马集镇、二郎镇、阮桥镇、双庙镇,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太和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人民中路46号。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太和县常住人口为1379982人。2022年,太和县地区生产总值(GDP)为533.60亿元。
颍上县政区图
- 颍上县,隶属于安徽省阜阳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淮河与颍河交汇处、淮北平原最南端。南临淮河,中跨颍水。东与凤台县接壤;西与阜阳市颍州区、颍东区、阜南县毗邻;南与霍邱县、寿县隔淮河相望;北与利辛县交界。颍上县,早在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就建立邑治,周为“慎邑”,秦置“慎县”,隋大业二年(606年)改称“颍上”,有1400多年历史。该县文化积淀丰厚,春秋时期的管仲、鲍叔牙,战国时期的甘茂、甘罗,当代著名学者常任侠,作家戴厚英,“双百”英模王克勤,两院院士陈国良、郑守仁等都是颍上人民的杰出代表。颍上县还是花鼓灯艺术和推剧的发源地,有“东方芭蕾”之称的颍上花鼓灯及颍上推剧分别被评为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颍上县城被认定为全市“千年古县城”。辖区总面积1987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10月,颍上县下辖22个镇、8个乡:慎城镇、谢桥镇、南照镇、杨湖镇、江口镇、润河镇、新集镇、鲁口镇、耿棚镇、半岗镇、王岗镇、夏桥镇、陈桥镇、黄桥镇、红星镇、迪沟镇、江店孜镇、八里河镇、西三十铺镇、十八里铺镇、六十铺镇、五十铺乡、建颍乡、盛堂乡、关屯乡、垂岗乡、赛涧回族乡、刘集乡、黄坝乡、古城乡;颍上县人民政府驻慎城镇城北新区政务南路。截至2022年末,颍上县常住人口119.4万人,户籍人口截止2023年有178.97万。2022年,颍上县地区生产总值(GDP)为505亿元。
界首市政区图
- 界首市,安徽省辖县级市,由阜阳市代管,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别名界沟,南接临泉县,东邻太和县,西北与河南省的沈丘县、郸城县两县交界。首市于1953年撤市建县,1989年复市,因南宋名将刘琦大败金兀术,在此划界为沟而得名。抗战时期,界首由于交通闭塞,未受日军侵犯,上海、南京等城市商人纷纷迁往界首,一度人口剧增,商贾云集,贸易兴旺,故有“小上海”之美誉。界首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东汉时王莽、刘秀逐鹿于此,留下“王莽追刘秀”的千古史话,光武镇成为全国唯一以皇帝年号命名的城镇。元末红巾军领袖界首人刘福通,在家乡首举反元义旗,为建立明朝奠定了基础。辖区总面积667.3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5月,全市辖3个街道、12个镇、3个乡:东城街道 、西城街道、颍南街道、光武镇、泉阳镇、芦村镇、新马集镇、大黄镇、田营镇、陶庙镇、代桥镇、王集镇、砖集镇、顾集镇、舒庄镇、邴集乡、靳寨乡、任寨乡;市政府驻东城街道。截至2022年底,全市常住人口63.9万人。2022年,界首市地区生产总值(GDP)为411.5亿元。
阜阳市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