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14 10:20:20
凉山,是一个陌生又熟悉地方。
记得我在接触摄影不久,一个老师曾对我提起“凉山”。他说,如果想要拍摄中国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凉山是一个值得探索的地方,那是一个被外界误解颇深的地方,也是一个与你想象中并不一样的地方。
凉山,这片古老的热土像是掩藏在山川汇聚深处的一块碧玉,在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冲击中,逐渐显露出她耀眼的光芒。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拥有复杂多样的地貌,高山、盆地、平原、水域一应俱全,生物多样性丰富。彝、汉、藏、回、蒙古、纳西等14个世居民族在此生息繁衍,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构成了一幅广阔天地间、无与伦比的秀美画卷。
随着我在西昌、会理和昭觉这三个地方进行了短暂的彝族非遗文化的探索后,过往认知中的凉山在脑海里逐渐变得清晰起来、立体起来——凉山,并不是一座山。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作为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凉山彝族的历史和文化探索是此次凉山之行的重头戏。
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是开启凉山之旅的第一站,它像是一道大门,走进去便走向了历史。这是中国第一个民族博物馆。也是世界唯一反映奴隶社会形态的专题博物馆。
博物馆对凉山彝族奴隶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天文、服饰、历法、习俗、婚姻、宗教以及农牧业、手工艺等进行了充分展示,使得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凉山过去的奴隶社会、认识彝族社会发展历程。
但如果要真正解读当地彝族社会的传统文化,离不开一个古老而特殊的群体——毕摩。他们是彝族人人敬仰的祭司,也是彝族社会里的大学问家。
为了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彝族毕摩,博物馆对其进行了一个专馆呈现。通过展陈的图片、人物雕塑及部分实物,并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了解到毕摩与彝族之间不可分割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联系。
“毕摩”为彝语音译,意指“念诵经文的大师”。他们出现人前时,往往会身穿传统服饰,一手执经文,一手拿法扇,是民间宗教仪式中的主持者。
流传已久的《毕阿史拉则传说》现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昭觉——中国彝族服饰之乡
昭觉,是凉山彝族自治州“旧州府”所在地,有“中国彝族服饰之乡”的美誉。
为了探索彝族服饰的传统之精美,我们走进了昭觉县沐恩邸社区彝绣工坊。在这里,我们见识到了凉山彝族服饰主要根据彝语北部方言的三种土语差异所形成了三个服饰代表。
以美姑、昭觉(部分)等为代表的“义诺”服饰,以越西、喜德为代表的“圣乍”服饰,以布拖、普格为代表的“所地”服饰。
这三种土语区服饰中,男子着装上的最大差异就是裤脚的大小。
但女子的服饰差异明显,其更加色彩,配以不同的帽子和银饰,美得令人忍不住想买一套(西昌市的大石板古村落的民族服饰旅拍,吸引了大量游客的追捧)。
据悉,每当火把节等重要节日来临时。彝族女子的盛装出席往往比男子更为隆重。从配饰到色彩....放眼望去宛若是一场盛大的彝族服饰走秀。
“所地”服饰中的配饰中,一把黄伞往往是点睛之笔。
在西昌大石板村游览时,许多穿着彝族服饰的游客走到灵鹰寺的橘红墙下时,跟拍摄影师都会让她们撑着一把黄伞。在彝族人眼里,黄色是美丽、光明和珍贵的色彩,是“所地”服饰中的最大的经典符号。
今天的凉山彝族服饰在现代艺术的发展中,巧妙地将彝族服饰的传统审美融入其中,正所谓是“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由此走入千家万户,多彩文化“圈粉”世界。
听会理“大号唢呐”,跳彝家 “蹢脚舞”
“大号唢呐”主要分布在会理南部关河镇的黑依村、官村。大号高亢雄浑,唢呐清脆嘹亮,两种铜制彝族吹奏乐器一长一短,独具风格,乐声互相交融,相得益彰,构成了一长一短的姊妹器乐。
乐典大都以民间五声调式为基础,间或加入清角音或变宫音,以宫、徴两调为主。其吹奏者都是彝族,曲调多为古朴、典雅、热烈,是本地婚丧嫁娶、热闹助兴、哀挽悼念、烘托场面的砥柱。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在吹奏时并没有乐谱,全凭自身的音乐基因和一定的演奏能力,其技艺传授完全靠口授心记。下一代要学会各种乐器,记牢一整套吹奏曲牌,一般要花上十余年时间。
会理民间最具代表性的舞蹈就是蹢脚舞,以小黑箐镇白沙村的彝族蹢脚舞最负盛名。蹢脚舞也称“跌脚舞”“笛子舞”,彝称“且别底”“谷追”,由彝族古老的传统舞蹈演变而成。
舞步看着简单却十分繁杂,光听名字就让人感到民俗的厚度,如“背榨把”“搓脚”“三脚跷”“四脚二换腿”“三道把”“撵雀儿”等。
这是一种由多人完成的舞种,体现了无比欢乐的氛围。每逢节日庆典时,总会有一方天地是蹢脚舞的舞台。
2009年7月,会理县的“大号唢呐”“蹢脚舞”被公布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会理绿陶——中国最后的绿陶
会理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最南端,素有“川滇锁钥”之称。其制陶业历史悠久,久负盛名的会理绿陶便诞生于此。
会理绿陶因采用“孔雀绿石”配料而得名,呈宝石绿色,清爽素雅,叩之有金属清脆的声响。
在会理绿陶文化产业园,我们了解到会理绿陶从宋末元初开始生产,至今已有800余年历史。
主要的原材料为白泥陶土,釉色用天然孔雀石碾制成浆再加谷糠灰浆、坯浆制成。
经验丰富的釉工配制出的绿釉,经过高温烧制后(1260度氧化焰烧制)碧绿、晶莹,极为光亮,被称为“中国最后的绿陶”。
2009年,会理绿釉陶瓷品制作技艺入选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彝族漆器——用舌尖触碰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用漆碗、漆筷、漆杯、漆碟、漆盘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是什么感觉?舌尖一边触碰着彝族特色文化遗产,一边又与彝族特色美食在交流,其体验妙不可言。
凉山州喜德县是彝族漆器发源地。虽然此次旅程中并没有喜德县,但西昌市的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和昭觉县沐恩邸社区彝绣工坊的内的漆器展陈,已令我叹为观止。
漆器,在中国古代历史艺术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的祖先新石器时代起就认识了漆的性能并用以制漆。
当我在见识凉山彝族漆器时,内心不禁生出感动之情:黑红黄三色,浓烈传千年。
彝族漆器,源远流长,在彝族民间文学、毕摩典籍乃至传统民歌中都能找到对彝族漆器的描述。漆器图案纹饰十分丰富,常以日月星辰、山川河流、动物植物等为图案主题。
漆器制品以酒具最为突出,酒具中以鹰爪杯最具经典。但像碗、盘等餐具也十分常见。彝族漆器作为是彝族生活所需,它于今天仍是如此。游客在一些彝族特色餐厅还能用上彝族漆器。
只是当我的眼睛还在被彝族漆器之美所陶醉时,我万万没想到我的舌尖还有如此之福气。
南方丝绸之路之古城、古村
历史上,偏隅西南的凉山往往视为与“外界阻隔”的地方。殊不知,凉山是内陆与边缘的一个交汇点。南方丝绸之路纵贯凉山彝族自治州,串联起一个个古镇、古村落。
这些古镇或是扼守要冲的军事重镇,或是商贸繁华的物资集散中心,南来北往、东行西去的人们带来了多种文化和饮食,在此交融碰撞。数百年之后,我们仍能在这些古城遗址中寻找到被蕴藏的各种精彩。
建昌古城——西昌历史的缩影
今天的西昌市是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在过去,它是南方丝绸之路上声名显赫的重镇。
汉称邛都,隋唐称嶲(xi)州,南诏称建昌府,元称罗罗斯宣慰司,明称四川行都司,清为宁远府,是一个历史厚重的古老城市。它的历史缩影,有一部分就在今天的建昌古城。
建昌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位于南方丝绸之路西线“零关道”的中心节点。自明清以来,就是商贸、集市的主要街道,几百年来,络绎不绝的马帮运输着丝绸、瓷器、茶叶、盐等商品往来商贸。
古城内仍保留着由城墙、城门、街道、店铺、寺庙、民居等组成的庞大古建筑群,承载了一代代西昌人的记忆。
同时,在建昌城墙的纪年砖上,还发现有万历、大顺、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等年号。它们就像是西昌历史的缩影,刻印着各种重大事件的痕迹,是西昌市重要的文化遗产。
日落余晖,城门的那一抹光恍如开启了时空之门,现代交通工具往来其间的时候,一种强烈的古今交错映入眼帘。
暮色低垂,远山渐变墨黛,古城的砖瓦木梁在最后的余晖中显露出时光的柔软,令人恍惚看见历史的流动。
会理古城——凉山的第一个国家历史名城
作为凉山的第一个国家历史名城,会理古城的历史沧桑感颇为厚重,时间于砖瓦木楼之间的流淌令人不禁赞叹:比起现代旅游开发下的千篇一律的古村古镇,它具有强烈的地域文化特色。
会里古城是始建于明初的卫城(如今所见的大多建筑为清代所建),已有600多年历史,与位于西昌的建昌古城同样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重镇之一。
这是中国保存较完好的明代卫城,古城全城南北长约1770米,东西宽约920米,内外城分为街坊,布局严谨。
内城主要街道以钟鼓楼为中心,呈十字形延伸到四城门,成为东街、南街、西街、北街四条主要街道,组成了“穿城三里三,围城九里九,以南北中轴线为中心的四街三关(即东关、西关、北关)二十三巷”的棋盘式格局,城内存明代遗迹有寺庙和民居大院等建筑。
其中,最中心的建筑就是鼓楼,即凌霄楼。
此楼始建于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乾隆年间经过两次改修和补修。咸丰十年(1860年)被毁,只有座基尚存。光绪三年(1877年),由会理一位致仕官员以皇家园林里的一个角楼建筑风格仿建。
2019年,会理古城被评为第一批“四川省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其中,会理古城南北大街还被授予“四川十大最美街道”。
大石板古村——南丝绸之路与茶马古道的“交会”
大石板古村始建于明代,重建于清道光年间,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以前这里水运发达,是商贾云集之地,街上旅店、马店、茶馆、商铺一应俱全,还建有灵鹰寺、五省会馆、川蜀庙,人文底蕴非常浓厚,是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镇和驿站。如今是邛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内的一颗璀璨明珠。
大石板古村山水相依,面朝邛海,背靠螺髻山,自然风光无限。沿着大石板路拾级而上,街道两侧大小商铺、民宿林立,游客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置身此处,最出彩的建筑遗存大概就是灵鹰寺了,
围绕灵鹰寺走一圈,数不清的游客穿着彝族传统服饰,于寺院的橙墙青瓦下拍照打卡,有的撑着一把黄伞,将彝族服饰的传统之美进行到底。
关于西昌——还有邛海、光福寺、唐园、火盆烧烤
西昌是我们此行的第一站。前面所提及的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建昌古城、大石板古村,包括用漆器餐具吃肉喝酒都是其境内。
西昌,因全年阳光充足而被誉为“日光城”,境内邛海、泸山风光无限,是生活在盆地中的成都人的后花园。
站在泸山的广佛寺,远眺邛海,不由赞叹——这不是想象中的凉山。邛海是四川省第二大淡水湖,作为西昌的“母亲湖”,邛海成就了西昌的城市格局。
人们依湖而居,城市因湖而兴。光湖山色中的西昌,是现代的,也是古典的。
古典之一就是面朝邛海、被誉为“泸山第一古刹”的光福寺。
光福寺地处西昌市泸山半腰上,始建于唐天祐年间,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整个建筑群落依山势分七级建造,由天王殿、望海楼、观音殿、大雄宝殿等组成。
古典之二就是唐园。
在看得见的地方,这是一个盛唐仿古建筑群,以盛唐文化、南丝风情为主,采用传统园林形式和古典建筑风格,多维度展现历史文化遗迹、大唐休闲生活、南丝之路的璀璨。
但在看不见的地方,这里蕴藏着千年的唐文化。
西昌作为南丝绸之路重镇,留有不少古城遗址,建昌古城是其一。
唐嶲州城也包括之内,只不过今天的唐嶲州城仅存景净寺遗址和部分城墙。唐嶲州城是西昌境内规模最大的古城,大到建昌古城都与其重合(其北墙和西墙重筑在唐嶲州城墙上)。
为重新西昌历史文化的多元素,1300多年前的唐代嶲州城以今天的“唐园风貌”再现。
古典之三则是凉山彝族特色小吃:火盆烧烤。
乍看之下,火盆烧烤与古典并无联系,它顶多算是传统。但传统与古典从不矛盾,更何况我在这火盆烧烤中吃到了凉山彝族的古典风味。
地道的走地鸡、鲜嫩的牛肉片、特色彝族小黑猪、慢火烤出来的川味脑花、裹挟着鸡蛋的大烤茄......火盆烧烤是我此次凉山之行最难忘的一顿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