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15 09:06:34
蝉
唐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译文
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连续不断的鸣叫声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这声音传得远并非是因为借助了秋风的力量。
虞世南的《蝉》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五言古诗,也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很为后世人称道。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蝉的自然形态与习性,更通过蝉这一微小生物,寄托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向往与追求。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初唐时期政治家、书法家、诗人,尤以文章著名。越州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师从顾野王,勤学十年,辅佐隋炀帝。初唐时入弘文馆,后任秘书监。得唐太宗器重,受封永兴县子,死后赠礼部尚书,于凌烟阁绘其像,名列二十四功臣之一。唐太宗谓其:“世南一人,有出世之才,遂兼五绝。一曰忠谠,二曰友悌,三曰博文,四曰词藻,五曰书翰。”
这首诗大约是虞世南由隋入唐后,受到唐太宗的知遇之恩而作。诗人的一生极为坎坷,先是在南朝陈任职,后隋灭陈,与其兄虞世基一同到了长安。宇文化及杀隋炀帝后,虞世南被挟持至聊城,又陷于窦建德,伪授黄门侍郎。太宗灭建德,引为秦府参军。此后他一直辅佐唐太宗,逐渐位高爵显,死后“敕图其形于凌烟阁。”可见诗人一生始终坚持正道而行,在纷纭乱世谨身守持,终于得逢明主,成就美名。此诗即是诗人勤于自勉的写照,借蝉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高洁之志和独立不倚的品格。
虞世南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高洁品格的崇尚与追求。他以蝉为媒介,传达了身处高位而能保持清廉自守、不借外力而能声名远播的崇高理想。这种理想不仅体现在蝉的形象上,更映射出诗人自身的品格和追求。
虞世南的《蝉》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深邃的意境,成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蝉的自然之美,更通过蝉的形象寄托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向往与追求。诗人以蝉自喻,表达了自己身处高位而能保持清廉自守的崇高理想,同时也启示我们: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和学识水平,才能真正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首诗以其精炼的语言、深远的意境和丰富的内涵,成为了古典诗词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