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03 08:18:07
前因:
在公元前657年的时候,晋国发生了一场被称为骊姬之乱的事件。据传太子申生选择了自杀,而公子重耳和夷吾则开始了他们的逃亡之旅。
在公元前655年,晋国的太子申生不幸被骊姬陷害致死,而公子重耳也遭受了骊姬的迫害,从此开始了他的流亡生涯。
重耳流亡外地长达19年之久,他逃往狄国、寻找庇护于齐国,在经历了卫、曹、宋和郑等地的漂泊后最终来到楚国,并最终到达秦国。在这一过程中,各个国家的统治者对待重耳或冷若冰霜,或彬彬有礼,有时甚至暗中谋划刺杀他。但是一个令人惊讶且引人共鸣之处是,即使当他沦落到形同乞丐的境地时,仍然有一群能人才士愿意助其一臂之力,并且无人敢轻视他。
正是在这些才子们的帮助下,重耳成功实现了自己崇高理想下的伟业。
晋献公去世后,骊姬被杀害,她所生育的两个儿子也相继遭遇不幸。在整个晋国政局重新洗牌之后,晋献公的九位公子中已有三位失去了生命,而剩下的四人下落不明。只有重耳和他的弟弟夷吾因为拥有继承王位的资格而幸存。
然而,夷吾为了换取秦穆公的支持,出让了晋国国土,并登基称王,成为了新一任晋惠公。与此同时,晋惠公视重耳为巨大的威胁,并多次派出刺客试图刺杀流亡至狄国的重耳。
在狄国的重耳感觉自己面临巨大的安全威胁,陷入困境时,他的舅舅狐偃向他建议投奔齐国。
齐国作为中原地区的霸主,拥有强大的国力和资源,有能力帮助重耳。此外,齐桓公注重声望和面子,如果重耳以一个流亡公子的身份谦卑地投奔齐国,或许齐桓公会出于正义感出兵帮助他夺回王位。
因此,重耳决定与一行人前往东方的齐国。然而,在往东行进过程中,他们必须穿越一片荒无人烟的原始森林。长途跋涉使得他们多天未进食,并且衣衫褴褛,看起来像一群乞丐。当重耳即将因饥饿而死时,介子推秘密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并将其煮成肉汤供给重耳喝。
得知真相后,重耳悲痛欲绝地抱着介子推哭个不停,并坚定了继续前行的决心。
一路上,伴随着重重困难和险阻,他们终于抵达了齐国。然而,此时的齐桓公已经身患重病,但他仍保持着盛世风范,并赏赐给重耳二十辆马车,并将宗族女子齐姜许配给了他。
渐渐地,重耳开始享受养尊处优的生活,并产生了留在齐国不愿离去的想法。
然而,与重耳一起流亡的这些年轻人都怀揣理想。他们毅然决然地跟随重耳离开国家,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和荣誉。
然而,齐桓公病情加重,齐国内部陷入混乱,无法为重耳提供帮助。如果重耳贪图齐国的财富和权势,众人的理想将化为泡影。因此,他们开始思考如何说服重耳离开齐国。
重耳的妻子齐姜是位聪明机智的女性,她得知这个问题后直接询问了重耳的打算。她告诉他作为一个伟大丈夫应该志存高远,并不应止步不前。于是,在月黑风高之夜,齐姜联合身边的赵衰、狐偃等人将重耳灌醉并装进马车中,从齐国悄悄带离。
随后,重耳率领众人前往曹国寻求结盟。
听闻重耳具有非凡之貌(眼睛像瞳孔一样深邃动人),曹共公特地在重耳洗澡时带着家眷和仆人,像参观珍稀动物一样前来观看。重耳感到愤怒,决定离开曹国,结盟计划因此失败。
曹国的众人再次踏上离开的旅程,终于来到了楚国,受到了楚成王的盛情招待。然而,当重耳提出希望楚成王协助自己复国的请求时,他却被要求割让晋国领土作为交换条件。重耳陷入沉思良久,最终回答道,即使两国真的不得已而交战,也只能让晋军后退三舍,但决不能割让一寸领土。
这次结盟再次以失败告终。之前,因为重耳坚持不肯妥协,秦国将他列入黑名单;齐国深陷内乱中无暇顾及外事;宋国刚刚被楚国击败,力量残破无法提供援助;曹、卫、郑这三个小国不仅实力有限,也未将重耳放在眼里。难得楚成王愿意出兵相助,可因为要割地造成损失,重耳只能坚决拒绝。
然而,正当重耳以为自己已经陷入绝境之时,机遇却悄然降临。
公元前637年的寒冬,秦穆公派人前往楚国,邀请晋国公子重耳前往秦国一聚。其理由是重耳的弟弟晋惠公夷吾不幸过世,使得重耳成为合法的继承人。
尽管夷吾去世后还有太子可以继承晋国王位,但若得到秦国的支持,恐怕晋国王位也不会落到重耳身上。然而,被送至秦国作人质的太子圉在处理此事时显得莽撞冒失,并激怒了秦国。
圉在父亲惠公夷吾病危之际私自回到晋国,并在父亲去世后对秦国采取强硬态度,令秦穆公大为震怒并决定改立新君以统治晋国。因此,在合法继承人中唯有重耳一人。
面对这一局势,秦穆公只好派人召回重耳并让他登上王位。
经过19年的漫长岁月,重耳经历了种种波折,最终仍然得到了秦国的帮助,成功回到故土并成为晋文公。
后果:
公元前632年,发生了一场战役——城濮之战。这次战争中,晋国的文公率领军队成功地击败了楚国的军队,并取得了对中原地区的霸主地位。这次胜利不仅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而且对于后来晋国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结论:
重耳因其卓越的人才吸纳能力,使得整个春秋时代的晋国成为了流亡贵族和外国士人的理想归属之地,这一现象留下了后人所称颂的“楚材晋用”的佳话。在流亡过程中,重耳深入了解并掌握了各个国家的形势,为晋国日后称霸奠定了坚实且不可忽视的基础。